中醫治百日咳 潤肺加快復元

發佈時間: 2019/02/14

中醫治百日咳 潤肺加快復元

本港百日咳的患病人數有上升趨勢,西醫以抗生素為主要療法,中醫則在恢復期潤肺養陰,加快痊癒。中醫師表示,百日咳患者可分為兩類,包括肺脾氣虛及肺陰不足,平日較易感冒、脾胃欠佳、煩躁、體型偏瘦者,提醒患者染病後必須隔離7周,避免接觸兒童,以免人傳人。

註冊中醫師談依菱表示,在中醫角度,百日咳主要由於嬰幼兒素體虛弱,調護失宜,內蘊伏痰,時行風邪從口鼻而入,侵襲肺衞,阻於氣造,肺失宣降,以致肺氣上逆,發為咳嗽;咳嗽日久不癒,可傷及肺絡,亦會出現咯血等症。

初期症狀似感冒

她續說,百日咳經飛沫傳播,任何年齡均有機會染病;根據資料顯示,3分2病例為7歲以下兒童。百日咳初咳期症狀與感冒類同,出現咳嗽、流涕、或發燒,2至3日後咳嗽加劇,一般維持1至2周;繼而進入痙咳期,日輕夜重,咳嗽劇烈時伴有雞鳴聲,「必須咳到吐出痰或食物才紓緩」,甚至會引起結膜出血、窒息等,可持續2至6周。

談稱,恢復期患者可分兩類,包括肺脾氣虛及肺陰不足,前者平日易感冒、脾胃欠佳、痰多,應以益氣健脾、化痰止咳的中藥治療;後者屬陰虛,易口乾、手心熱、煩躁及體型偏瘦,應用滋陰潤肺、生津潤燥的中藥。她建議初咳期及痙咳期須由西醫處方抗生素治療,進入恢復期後便可由中醫調理;又提醒染病後須隔離7周,注意休息,少食多餐,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,並適當配合清肺潤腸食物如西洋菜。

記者︰謝雅寶

編輯︰林子豐

美術︰熊偉然

欄名: Healthy 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