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德玲
唐德玲

鼓勵醫生照腸鏡

發佈時間: 2015/09/01

昨日提到,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當了幾十年醫生,也是肝腸胃科的權威,但原來自己也是最近才做腸鏡檢查。再者,他也是盡量想用照腸鏡之外的方法檢查大腸的。

但無奈,他用吞膠囊內窺鏡的方法(如果沒事,就不用正式照腸鏡),照到腸內有異物,必須取出化驗,以防萬一。他經過反覆思量兩個月,才下定決心進行大腸內窺鏡檢查及瘜肉切除手術。當他的身份轉換,自己躺在醫院的床上,當上病人那刻開始,他又有很深的感受,因他從來沒有將自己的生命以這種形式交託給別人。以下是沈教授在網誌內感受。

生命珍貴 更懂得親人重要

「今天,若醫生不停止供應麻醉藥,我決不能睜開眼睛。生命是一份你不能永遠擁有的禮物,要好好珍惜保護。下次,當我向病人解釋腸鏡檢查的細節時,我要使他們更安心些。其次,在生與死的疑惑面前,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和重視的事情。預備檢查的那天,我喝下清腸藥,邊喝邊想:『如發現腫瘤怎麼辦?我要如何安置家人?我的工作交給誰?我離開前要完成甚麼工作?

我想我可能是過慮,但我的過慮也不是無因的。最近,大學一位資深教授無意中被診斷出患癌,另一位從不抽煙的醫學院同事則患上肺患,他只是比我年長一歲。每天看見不少癌病新症,他們都知我年紀相若,有不少也是我的好友。我跟太太說:『說來有點奇怪,我漸漸覺得人生恍如大自然的四季,我們現在正值金秋。一眨眼,你和我就要走進人生的嚴冬,但我們都束手無策。因此,我向自己承諾:充實地過每一天。把每天都看成是人生的最後一天。』

『醒醒,教授,醒醒!』我聽見人們呼喊,睜開眼便看見太太、女兒、姪兒,以及我的外科醫生和麻醉師。感謝主,我回來了。

『謹記死亡將至是我作重大人生抉擇的準繩。別人的期望、自負、怕出醜或失敗等,都在死亡前湮滅,剩下來的,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。』喬布斯這樣說。

死亡面前 檢視自我期望

『我們一生的年日是70歲,若是強壯可到80歲;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,轉眼成空,我們便如飛而去。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?誰按着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憤怒呢?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。《聖經》詩篇九十章:十至十二節。』」

姊妹們,看完沈祖堯教授的「腸鏡反思」,妳又有甚麼得着呢?昨日我曾引述Luke Sir曾智華的文章,他透露,他所認識的醫生中,不少自己完全沒有按照他給病人的指示去保養自己的身體。我認識的一些醫生也有部分是這樣的,當身份是醫生時,就會以專業的角度去勸戒病人;但當脫下醫生袍時,就會以私人身份去「享受」他的個人生活。

我聽一些保險界的前輩說,他們過去會用一招去推銷保險,就是自己會帶着自己的保單去見客,證明自己也信保險,也買保險,所以才向他們推介。我同意,這是很有說服力的做法。也許,當你要去做腸鏡檢查時,也問問你的醫生,他自己有沒有做腸鏡檢查,如沒有,你可能要再三考慮下呢!

tong_lydia223@yahoo.com.au

撰文: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,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。
欄名: 女人筆金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