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德玲
唐德玲

買危疾保險 為了更好活下去!

發佈時間: 2014/07/28

在醫學昌明和重病年輕化這兩個大趨勢互為影響下,近年購買危疾保險的人愈來愈多。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,據悉是由一位創立危疾保險的南非醫生所寫。他將當日為甚麼想到要設計危疾保險的原因,娓娓道來。

我認為,由他現身說法是比較有說服力的,所以,我想直接轉載這篇文章的大部分內容。當中最發人深省的一句說話是:「我們需要危疾保險,不是因為我們會死,而是因為想好好地活。」

以下是這篇文章的節錄:

「我來自南非,是一名心臟外科醫生。我從事醫生這個職業已經超過50年了。後來,我從1983年起開始從事重大疾病保險業務,到現在也已經22年了。

談談我當初設計重大疾病保險的初衷吧!

死後才獲得賠償

我的一個病人:她是一位34歲的女士,這位女士有自己的事業,離過婚,還帶着兩個孩子。我們在她肺部發現了癌細胞,通過手術,我們切除了癌細胞腫瘤,接下來兩年,這位女士回去依舊工作。在此期間,她的癌細胞向另一片肺葉轉移。

兩年後,她再一次來到我診所,從她的眼神中,我再一次感受到死亡的信息。她呼吸急迫,臉色蒼白毫無血色,眼神中布滿了對死亡的恐懼。她還在工作,她需要為孩子們留下積蓄,為他們賺足汽油費,房租,還有教育基金。

兩個月後,她去世了。她生前購買的人壽保險獲得了賠償。為甚麼?為了照顧她的孩子們,為了給他們更多保障。但我們失去了她!她本可以在確診後和孩子們分享更多時間。可是,她卻需要掙更多的錢,結果,我們最終失去了她。

還有一位我治療過的心臟病男士,他在7年內發病了5至6次。我們給他換了心臟,這之後他活了多久呢?23年,之前,這位病人每次求醫,我都聽不到他有甚麼抱怨。可是後來,每次他來醫院,都會聽見他嘮叨一件事,就是錢。

他患了心臟病,沒辦法恢復工作,而消費卻在增加,因他需要輪椅,家裏也需要安裝輔助設施,還需要服藥。他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和工作,以至於驕傲和尊嚴。

無法工作 治療費用大

這些使我陷入了沉思,我還能舉出上百個這樣的例子。病人確診之後獲得了治療,活下了來。可是,他們在財務上卻「死」了。這就是我們愈來愈需要面對的難題。

這件事深深觸動了我,作為醫生,我可以救治病人,甚至可以延遲和挽救病患的生命,可我卻不能解決病患者因為缺錢而放棄治療。因此,我當時就產生了設計一種保險產品,它能夠解決病人在確診重大疾病時,能夠獲得一筆保險金作為治病費用,而不是到了身故後才獲得賠償,那樣對於病人治病是無濟於事的。」

其他部分內容和我的想法,明天再續。

tong_lydia223@yahoo.com.au

撰文: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,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。
欄名: 女人筆金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