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無法治無「仁」性

發佈時間: 2014/10/22

目無法治無「仁」性

政府與學聯終於正式對話,絕大部分港人都希望對話能有正面的作用,紓解困局。不過,當對話過程透過電視直播,今次對話的成效確未許樂觀,何況一群無視法庭禁制令的示威者,大家認為他們會容易聽取、考慮對方的意見,甚至解決方案嗎?

高等法院前晚分別頒下禁制令,禁止佔領旺角多個路段及金鐘部分路段,學聯仍堅持拒絕撤離。有報章申請禁制令以維持出版發行,警察執法,「佔中」者就叫好,但如今警察協助禁制令的執行,大家試預視一下警方將受到多大的輿論壓力?今時港府礙於種種政治考慮,相信會選擇繼續容忍「霸街」行為,而不命警方協助執行禁制令。

其實,政府不應擔心,警方發言人既然已明確指出,個別佔領區已瀕臨暴亂邊緣,在適當時候強硬而嚴厲執法,相信會得到市民的體諒及支持。今時部分示威者就知道市民傾向同情、愛護學生,故以為政府會投鼠忌器,不敢採用催淚彈以至橡膠子彈等強硬手段來清場,但他們現已連法庭頒令也置若罔聞,口口聲聲尊重法治,可是言行卻並不一致,令人失望。

有人認為霸街阻路可迫使政府就範,甚至可增加談判籌碼,一般市民付出些微代價,應可接受。不過,他們有沒有想過,他們的「理想」不但要政見不同者付出代價,而且要一般市民「找數」?經濟損失其次,連老弱病殘,出入不便者,都要為「理想」與他們一樣走得好遠。消防處更透露,有傷者因道路嚴重堵塞而未能送往最就近的律敦治醫院,而要改送往車程長兩倍的瑪麗醫院搶救,最後證實死亡。生命無價,人命攸關,消防及救護車要爭分奪秒,阻路的訴求重要還是傷者性命重要?可是,霸街者仍無動於衷,挾持全港市民一起付出各式各樣的代價,只能評為:目無法治,無「仁」性。

法庭頒禁制令原是要平衡社會各方面的利益,今時集會、示威、表達訴求的自由影響到其他人的行動自由,不合理地阻礙他人。佔中發起人初時說「愛與和平」,還演習和平集會、不抵抗、任人抬走,現在卻穿上防暴裝備、手持雨傘。經常詬病中央不尊重法治,現在港府要依法辦事,他們自己卻有法不依。

社會實應譴責示威者不尊重治法的行為,他們其實是一群「輸打贏要」的「法治擁護者」,對他們有利的法律就堅執,不利的就置若罔聞,甚至藐視法庭頒令,最過分的是,有法律學者竟公開向支持者宣稱「法官判刑時會考慮公民抗命的因素」!既要抗命,又要求情,情操高下可知,甚至其抗命動機的真偽也。

(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)

撰文: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,提意見;求共融,齊築福。
欄名: 為理發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