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德玲
唐德玲

港股不合內地人胃口

發佈時間: 2014/11/25

滬港通開通了個多星期,反應比預期中差,尤其是南下買股的港股通。為甚麼港股通的反應如此冷淡呢?

或許,我們從每日港股通的成交分布可看出一些端倪。原來,除騰訊(00700)是大型股(內地叫大盤股)外,其餘大部分成交活躍的港股通股份,都是一些小型股,例如波司登(03998)、鳳凰衛視(02008)、亨得利(03389)及大連港(02880)等等。

上周我因公幹到廣州和佛山走了一趟,跟當地股民談到滬港通。原來,過去幾日他們都以微信交換對港股通(南向買股)的看法,普遍的結論都認為,港股的波幅太小,沒水位可賺,不夠內地A股刺激。

內地散戶主導 港股大戶把風

這剛好印證了港股通交投最活躍的股票,為甚麼都是小型股了。我在《經濟通》專欄中提到「滬港股市大不同」,其中最重要是,滬港股市的組成部分確實很不同,當中港股有六成左右成交來自機構投資者,其餘四成才是我們一般散戶。

但內地股市卻有八成交投來自一般散戶,只有大約兩成來自機構投資者。理論上,機構投資者買股是較為理性的,因此不會在升市時貿然追貨,也不會在跌市時一窩蜂沽貨;相反,小投資者會在股市壯旺時不斷追入,甚至愈買愈大;但在跌市時就離場,不敢入市(成熟的市場應該兩類投資者都有,但比例應該較接近才算健康)。

姊妹們,大家可以想像,如果一地股市是以小投資者主導的話,當地股市的波幅肯定會比以機構投資者主導的股市為大。我記得,2007年的時候,內地A股也跟環球股市一樣炒到顛,不少本來有一份正職的打工仔,見到股市狂升也都辭掉工作,全身投入股海,當時上證綜合指數最高升至6000點之上。

但2008年金融海嘯後,內地A股跟隨下跌,從此步入漫長的熊市。去年第三季時,上證綜合指數曾經跌穿2000點的水平,即是從高位下跌了六成多。這個熊市維持了大約5年。

從今年起,內地A股終於擺脫了熊市的陰霾,上證綜合指數由年初的2000點左右,反覆上升至最近的2500點左右,升幅兩成半,未算瘋狂,但已經吸引到投資初哥入市。

A股波幅大 投資者較投機炒賣

上周我跟一位今年才投身股海的內地股民談到內地的A股,她是家庭主婦,每日送女兒上學之後,便開始上網炒股。

「我主力是『打新』的(即是香港的抽新股),因為新股的風險很低,過去一年,幾乎沒有一隻新股是跌破招股價的,升兩三成已經算很差了,不少都是漲停板的(內地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限制是44%),即是說,只要打到新股就肯定賺錢!」這位內地股民談到今年以來愛上炒股的原因。

「除了『打新』外,我也會追入異動的股票,但有一點很重要,我只拿兩三萬元出來炒,所以,就算買錯了,蝕極都有限。而且,內地股市有漲跌停板機制,對散戶也是有保障的,因為如果漲的話,即每日至少有10%利潤,如果我看好的話,可以等到第二天它再漲至接近停板時才放,那就可以有近兩成利潤。好運的時候,每隻股票可賺到2,000元左右,少的也可有幾百。如果看錯了,是蝕的最多只會跌10%,當停板的時候,如果不看好,妳可用停板前的價格賣掉(漲跌停板不是不准買賣,只是限制只可用漲停或跌停前的價格買賣);但今年以來市況都不錯,如果等到第二天重新計算漲停時,它可能已經回升,到時再決定是否要賣掉!」

姊妹們,這位股民告訴我,她連自己是買甚麼編號的股票也不大清楚,遑論對公司名字,甚至公司業務!

這就是部分內地股民炒股的寫照了,跟香港是不是很不同呢?

tong_lydia223@yahoo.com.au

撰文: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,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。
欄名: 女人筆金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