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名作參考 努力復「宜居」

發佈時間: 2015/01/26

排名作參考 努力復「宜居」

管理顧問機構ECA發表宜居城市排名。香港仍是亞洲第6位最適宜居住的地區,但全球排名就下跌至第33位。香港的排名下跌源於在「空氣質素」及「政治氣氛」失分。令香港成為宜居及吸引人來「移居」的城市固然重要,但我們亦認為大家對排名高低不必過分介懷。

ECA分析了一系列的生活環境因素,包括:氣候、醫療服務、住房及公用事業、個人安全、政治氣氛,以及空氣質素等,以評估全球超過450個地區的整體生活質素,定出全球外派僱員的理想居住城市。新加坡在全球及亞洲區都位列第一,而香港的全球排名由第17位下跌至第33位。

自古以來,有意上流的人民會於有競爭力、有得「搵食」的城市聚居,例如是漢朝、唐朝時的長安城,首都、首府多由達官貴人聚居,商務頻繁,物價、地價都會較高,是以城市向來是精英集中之地。

上述調查結果講的亦是「搵食」,外派僱員心目中的「宜居」城市,即代表該地區可吸引他們「移居」,願意「離鄉別井」長駐該地工作。除了是調查中的亞洲地區,紐約、倫敦等大城市都有人才流入。各地人才精英聚集有助地區發展,競爭力自然有所提升。

香港實在不乏競爭力,在基礎建設、教育、醫療配套等方面表現不俗,全球排名倒退在於空氣質素差以及政治緊張。香港絕對不會是坐擁最潔淨食水、最清新空氣的地方。香港出名人多車多,也是高樓大廈林立的石屎森林,這正是城市發展的代價。要作出改善,同樣要付出代價。上周五,本欄已提及嚴限汽車廢氣排放及倡用環保車等改善空氣質素的方案,不贅。

去年的政改爭議、佔領運動都令香港在「政治氣氛」失分。歷時80日的霸街阻路,的確有損香港國際形象,令投資者、外地優才卻步。民主無人反對,但如何在守法、不損他人權利和利益的情況下爭取民主才是真正民主。因此,社會氣氛或政治環境不和諧、政策決而不行等,都將會令香港愈來愈不「宜居」。

調查機構不時會發表「最快樂地區」、「最宜居城市」排名表,成績表眾多,今次排名大倒退,下次在另一評分準則下或有可能獲勝。排行榜有參考性,如今次提到的空氣污染及政局問題都值得重視,但港人亦不必對排名過分認真,香港值得「移居」與否,各人有不同選擇,但你能不能搵到食,是否才最重要?

(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)

撰文: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,提意見;求共融,齊築福。
欄名: 為理發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