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德玲
唐德玲

小病不如自己保自己!

發佈時間: 2015/10/14

姊妹們,我經常都強調,保險的最大意義,是保障一些不是經常發生,但萬一發生的話,就會嚴重影響我們財政預算的風險,例如過早死亡、患上重病,以至嚴重受傷等,但平時傷風感冒要看醫生,其實每次支出有限,不靠保險,靠自己也是可以的。

最近,姊妹Candy買了一份全家的住院醫療保險,她有感自己也要經常看醫生,所以,最後在整個醫療計劃中附加了一份門診保障,用來保障自己。但買了之後,她總覺得有點不對勁,因為這份門診保障的保費,比本來的住院醫療保費還要貴,有點「妹仔大過主人婆」的感覺。於是,她趁我們上次聚舊的時候問我意見。

視乎個人需求及應用次數

「我現在的住院醫療保險,未計折扣前,每月保費約320元,但門診保險的保費,每月卻要500元,是不是有點不成比例呢?」Candy對於自己早前的決定,開始感到疑惑。

「嗯,表面上是有點貴,但也要看保障範圍,而且,還要看每次應診是否需要自付費用。」

「我記得保障範圍包括普通科門診、專科門診、中醫、脊醫、跌打、物理治療,以及專科檢查等等的費用,算是很全面呢!但每次不用自付費用,只不過每次診症都有上限,而每年也有次數限制,例如西醫每次只可賠200元,而藥費則全年不超過1,950元,而以上各項診症的總次數不可超過30次。」

「這也是頗全面的保障範圍,但總的來說,每項保障都是有上限。我的看法是,這要看妳自己每年的『小毛病』多不多。如果以我為例,我一年都不會看門診超過3次的。以每次500元計,我也不過要自付1,500元,但妳每年要差不多6,000元保費,打了折扣也要5,000元左右,即是妳每年要用上接近十次八次普通科,又或者專科,以及中醫才划算呢!」

「是呀,我愈想愈不對勁,我也不知道當時為甚麼會買。但我從另一個角度看,如果不是有市場,保險公司也不會提供這服務的。」

「妳也說得對,但由於門診的『道德風險』也很高,因為既然有保險,很多人都會傾向去看門診,也因此,在連鎖效應下,保費也不可能便宜。」

「但外國好像連個人都會買門診保險?」

注重生活健康 避免小毛病

「主要發達國家的門診醫療都很貴,所以,當地居民較流行買門診保險。此外,他們也流行買長期護理的保費,同樣因為費用十分昂貴!但香港不算很普遍,大部分都是透過公司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中,獲得門診的保障。既然不用自己付錢,但也明知保障的金額很小,於是便當是公司津賠自己看醫生!」

「那我應該不要嗎?」

「在風險管理的理論中,確實有一種方式是『自己保自己』呢!其實即是retain(保留)一些出現機會較大,但每次損失不算大的風險。我認為,傷風感冒,或者輕微的損傷就是這類風險,妳真的可以考慮這樣處理的。但在自己保自己之餘,也可考慮用另一個方法,就是avoidance,即是避免風險出現,套用在這些小病身上,即是自己注重健康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這樣就可以避免生病了!」

「嗯,同意,我要認真考慮自己保自己了!」

tong_lydia223@yahoo.com.au

撰文: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,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。
欄名: 女人筆金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