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何綺華博士
霍何綺華博士

對乳癌的謬誤

發佈時間: 2014/11/25

很多人都對乳癌存在誤解,如「乳房愈大,是否患乳癌風險愈高?」「患乳癌不可吃雞?」「戴鋼綫或緊身胸圍是否會導致乳癌?」等等,這些我都在《乳癌100問》裏解答過,本文將繼續以患者親身經歷打破更多乳癌謬誤,希望藉着增加大家的乳健知識,盡快減低乳癌對港人的威脅。

謬誤一:「乳癌只會出現在乳房?」

很多人認為,既然這個病的名字是乳癌,那理所當然就只出現在乳房吧?其實這想法是錯的,乳癌細胞除了在乳房出現,也會生長在淋巴和腋下。任職紀律部隊的乳癌康復者威威,約50歲,她最初就是在腋下發現無痛腫塊,她雖然覺得奇怪,但因為不痛便沒有求醫;她跟朋友說起,朋友認為腋下腫塊只是因為熱氣所致,會隨身體狀況變好而自然消失,只多吃清熱氣的中藥。日子一天天過去,她腋下腫塊不但沒消失,相反愈變愈大,且體重亦開始下降,結果她延誤六個月才去求醫,被確診為晚期,淋巴亦已受影響。

謬誤二:「患上乳癌就只能等死?」

這想法絕對錯誤,乳癌並非不治之症。剛滿50歲,任職基層職員的阿玲,約十年前發現乳房有無痛腫塊,但因害怕看醫生及覺得自己年紀不小,不用怕死,故一直不去看醫生,也不做檢查;直到一年前腫塊愈來愈大,到最後兩個月更出現皮膚潰爛,才尋求醫生診治,最後確診晚期乳癌。假如她十年前已求醫,絕對能擁有更健康的身體。隨着醫學進步,現今的乳癌治療並不複雜,可透過手術、化療、電療和藥物等把癌細胞擊退,換來快樂人生。所以無論甚麼年紀,都應以健康為首要考慮條件,身體有不適便應及早治療。

這兩周分享的個案,最初發現病徵都是患者摸到有無痛腫塊,但因各種原因而延誤診治,讓疾病惡化;若她們提高警覺,一發現不妥便立即求醫,人生便不一樣了。但我很感恩,以上個案的主角都很樂觀,懂得接受自己及尋求香港乳癌基金會幫助,從患病中看到生命更高層次的意義,追求身心靈平靜,活出真我。

(本欄逢周二刊登)

撰文: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
欄名: 乳過天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