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何綺華博士
霍何綺華博士

勇氣變福氣

發佈時間: 2015/04/14

「我希望見到孩子多一天、再多一天,這樣想着我便充滿勇氣了。」哈佛醫學院教授兼醫療經濟專家Felicia Marie Knaul這樣說。為了解世界各地最新乳癌資訊,我常到不同講座或研討會交流,最近便在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遇見這位出色的乳癌康復者Felicia,她康復後致力推動公眾對乳癌的認識,個人經歷叫人動容。

Felicia現年41歲,育有三個孩子,她性格堅強,知道自己患病後很快便決意面對,因她很希望伴着孩子一天一天長大。她前後需接受三次手術,除選擇全乳切除,還有電療和化療,但她在接受化療期間因白血球太低而發燒,最後更病菌入血。這消息把一直堅強的她擊倒,因住院時期只有很少時間跟家人見面,讓她以為要跟最愛的人分開了。

最後她憑意志和醫護人員的悉心治療下康復,每天都可擁抱孩子。她跟香港乳癌基金會大部分姊妹一樣,把握重生機會服務社會,到處分享自己的經歷、宣揚乳健信息,她也跟我和基金會一樣認同「及早發現,治療關鍵」,她更為墨西哥醫療體系進行分析,提出理論去改革醫療體制,確保大眾不會因貧窮而得不到應有的醫療服務。這跟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情況相似,基金會努力發展香港乳癌資料庫,確立屬於本地的數據,讓香港的乳癌患者得到最適合的治療;此外,乳健中心為合資格人士提供免費乳健檢查,因我們相信人人平等,不應因貧窮而失去擁有健康的機會。

我作為乳癌過來人,非常明白Felicia所需的勇氣有多大,要把自己的患病經歷到處宣揚的確要跨過種種心理關口,但本着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的信念、決心減低乳癌威脅,勇氣便來了。我在撰寫《乳癌100問》時有幸得到眾多姊妹分享她們故事,可見只要敢於面對,沒有關口是過不了的,更能回饋社會,把我們的勇氣變成社會的福氣。

(本欄逢周二刊登)

撰文: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
欄名: 乳過天晴